洛素眉头微皱,她猜测老人家应该是想吃粗粮过来的,只是年岁实在是不小了,看着有七十岁?
牙口只怕不太好,也不知道吃不吃得消。
四个黄色的团子放在小竹篮里,两碗米粥,一叠子小菜,还有两份绿豆银耳羹。
和老爸一人端一份儿,闻着香气,何雨欣已经迫不及待了。
洛素把老人家的那份儿直接端了过去,姜铸颜缓缓掰开了竹筷,这玉米面的团子,当真是好些年没有见过了。
大手拿起一个团子,黄澄澄,热腾腾的,分量扎实得很。
只是表面一点都不光滑,颗颗粒粒的,有些掉渣,和他记忆当中的,没有半分不同。
这样的野菜团子,是最省玉米面的,将野菜团成团子,不经过和面,直接沾在面上,这是缺食少粮的年代,不得已的做法。
还记得几十年前,他们在村里,知青的粮不多,即使是管大队借了粮,可那时候正值壮年,吃得多,很容易饿,那点子粮食,不说是吃饱,吃个半饱都是勉勉强强。
只能想方设法的,弄点顶饿的吃食。
山上的野菜,那可是了不得的好东西了,他们这些下乡的少爷小姐,从前哪里认识这个东西。村里人对他们还不错,也不排斥,可这吃的,却不能让,家家都挨饿呢。姜铸颜当年下乡晚了些,没和别的知青住在一块,被分到一位阿婆家,他和阿婆的儿子住在一屋。
到了季节山上野菜下来了,平时看着老眼昏花的阿婆,这会子简直换了一个人,眼明手快,找野菜挖野菜的速度如行云流水,他们下工回家,阿婆捯饬野菜,做野菜团子,他也帮忙,婆婆丁,山韭菜,蕨菜,曲麻菜这认识野菜,就是那个时候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