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当然不止是风景,对苏轼来说可能曾经是远大的政治抱负,在看到庐山烟雨的时候就是目标实现的时候,此处是在说“不过如此”吗?是在说目标达成了以后感到失望吗?主播想是未必的,苏子当时或许只是想感慨,人一生心怀执念追求目标,达成了才发现或许目标的魅力只是目标本身罢了。】
心觉此处说得有些拗口,明意笑道:【当然,这是苏轼过完一辈子才得出的感悟,我们现在未必能够理解。那就祝愿大家心想事成,在看到庐山烟雨、浙江潮的那一刻,或许你就能明白苏轼要说什么了?】
天幕外,青年苏轼陷入沉思。
那天幕上的女子说的不错,他现在二十二岁,还未经历过政治斗争,天上那些故事虽然是关于他的,但又时常给他一种旁观别人生活的感觉。果然人生感悟还得如人饮水自己总结。
不过方才听到自己“临终”这个词让青年苏轼内心微动,相信换作任何一个年轻人在青壮年听到自己临死前写的诗都不会无动于衷吧,苏轼也一样。
他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恍然大悟,意识到了一个他必须承认又不太想承认的事实:对哦!原来我也是要死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
1《望庐山瀑布》——李白
2《《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3《题西林壁》——苏轼
4《观潮》——苏轼
5苏轼去庐山玩这件事,出自《东坡志林·卷一(记游庐山)》
我想说啥来着?完蛋了!鱼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