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降薪裁员

降薪裁员

其实家庭也好,企业也罢,遇到经济问题的时候,解决方案不外乎两种:开源以及节流。

开源是本,节流是末;开源是道,节流是术。想要发展壮大,开源始终都是第一位的,夏晴投巨资在创新药领域,目的就在于开拓战线,尽可能地摆脱产品的单一化。

创新药研制确实是不容易,投资大,风险高,失败了就血本无归,但这一步却是不能不走出去的。只要成了一个新药,那对康宁集团未来的发展都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助推事件。东方不亮西方亮,谁都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

夏晴的这个想法,肯定是没有错的,但现在形势突变,积极地“开源”,反而成了一大累赘。以前有肝素钠原料药的利润托着,财报还不至于太难看,现在非洲猪瘟的疫情一出,康宁集团连年亏损甚至退市,都不是没有可能。

从商业上来说,一个年年亏损的企业,未必没有它

的价值。比如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专注亏损二十年,但估值依然达到了几万亿。这么多年来的净利润为负,还活了下来,靠的就是不断融资扩股,不断地找来新的资金,才让雪球越滚越大的。

康宁集团现在面临的,也是钱的问题。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在经济活动中,在企业经营中,能够解决99.99%的问题。开源是不敢再开源了,还要预留出资金来应对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开销,投资新的创新药?!在当前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既然开源不能,那便只好在节流上打主意。节流无外乎节省开支,能花能不花的,那就不花,能省能不省的,则一定要省。

夏晴略一沉吟,决定从自己做起,削减自己工资的20%,以达到节省支出的目的。

王慧芝一听,也主动表态道:“现在集团有困难,我也要求主动降薪20%。”

二人这么一来,杨朝阳和金副总裁也只能随行就市。

夏晴问道:“慧芝,你给计算一下,如果咱们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