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湾,1914年初春时分。
朦胧的晨曦中,显现出一道耀眼的朝阳。
一声长似一声的鸡鸣声响彻天际。
北城门上清晰看到龙飞凤舞的烫金大字“窑湾”。
“窑湾”两个字的上方,是字型略小的“北门锁钥”四个宋体字。
随着日渐东升,一座青砖碧瓦、气势磅礴、飞檐画柱的古城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越来越显现出清晰的轮廓。
臧家香堂内,供奉着一个身着古装、头扎儒生巾、手中拿着舢板的清瘦男人。男人的画像下,是历代臧家祖先牌位。
此刻,神龛上的香炉里插满大把香火,香火己经烧了一半,整个香堂内烟雾缭绕。
臧家老、中、青三代六名后人身着长衫,正神色庄严地跪在香案前,对着祖先牌位顶礼膜拜。
其中一个中年人的神情尤为肃穆,他就是臧家码头现任当家人臧家梁。
此时,臧家梁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道:“请臧家列
祖列宗保佑我此次北京之行,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
北京饭店内,以臧家梁为代表的中方代表身着西装,和金发碧眼的洋人代表分坐两头,室内正在进行激烈地谈判。经过唇枪舌战,分别签订了合同,两人热烈握手,一时间掌声四起。
立刻,早己等候一旁的记者蜂涌而上,刹那间,镁光灯此起彼伏,将两人握手的镜头,永远定格了下来。
随即,北京各大报社内,以《窑湾与欧州五国签订粮食换石油合同》为头版头条的报纸,一份份被印刷出来,发行于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