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百姓感激

这些官员腰杆挺得更直了,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对祁王府的政令拥护备至。新政带来的清风,首先涤荡了这批本就心向光明的力量。

然而,对于那些早已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将盘剥百姓、收受孝敬视为天经地义,甚至靠着向上“进贡”维持关系网、谋求升迁的官员来说,这新政简直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俸禄是涨了点儿,可那点银子够干什么?!”府衙后堂,一个油光满面的主簿对着同僚低声抱怨,脸色铁青。

“以前随便一个节礼,下面孝敬的都不止这个数!现在倒好,宴请不行,送礼不行,连私下送点银子都被定为‘投狱听审’!这……这不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吗?”

“就是!没了孝敬,拿什么打点上官?没了盘剥,拿什么维持体面?家里那几房妻妾,还有那些迎来送往的开销,王爷这是要我们喝西北风啊!”另一个管仓大使愁眉苦脸。

“最可恨是那‘风闻使’!”一个掌管刑名的吏目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鬼知道是些什么人在背后捅刀子?匿名举报?这以后还怎么做事?稍有不慎,被人歪嘴告上一状,岂不是百口莫辩?原本以为浔州天高皇帝远,没了锦衣卫乐得自在,没想到还能被祁王来这么一手,这日子没法过了。”

背地里,咒骂声、抱怨声在阴暗的角落里此起彼伏,新政的铁律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们寝食难安,以往的“生财之道”被彻底堵死,官当得束手束脚,憋屈无比。

狗急跳墙,病急乱投医。

几个自诩关系“通天”、平日里与汉王朱高煦在京中代理人有过勾连的官员,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们避开王府耳目,用最隐秘的渠道,将一封封言辞恳切,实则充满抱怨和挑拨、暗示新政“苛待官吏、动摇国本”、祈求汉王殿下“仗义执言”、“拨乱反正”的密信,悄悄送往京城汉王府。

:https://0d6f590b。手机版:https://0d6f59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