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看好‘西雅图夜未眠’的上映,大家都认为这又会是一部无聊的小妞电影,可结果电影以破纪录的一亿八千九百万美元成绩惊艳全场,并且让人们重新领略了爱情的风采;没有人看好‘辛德勒的名单’的制作,大家都认为题材太过沉重会导致全盘皆输,可结果电影取得了两亿零五百万美元票房的同时,还成为了全年最出色的作品。
没有人看好‘低俗小说’的未来,大家都认为这又是雨果一次愚蠢的选择;没有人看好‘生死时速’的未来,大家都认为雨果的选择莫名其妙、无法捉摸……
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人们为什么会习惯性地对兰开斯特每一次新作品的选择都提出质疑呢?
因为金酸莓奖?因为‘致命时刻’、‘神探奇兵’、‘哈德森之鹰’的三连败?因为兰开斯特拒绝了一千万美元的片酬?还是因为……他们不敢相信兰开斯特的眼光。
当兰开斯特一次又一次地用精湛的演技惊叹每一名影评人,当兰开斯特一次又一次地将电影推向绝佳的位置迎来赞誉之声,当兰开斯特一次又一次地以自身过硬的实力证明所有质疑都是不必要的,为什么没有人看到这一点呢?这也许是人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自从‘义海雄风’成为兰开斯特演员生涯第一部北美票房破亿的作品之后,他已经连续三部作品达到了如此成绩,而‘辛德勒的名单’更进一步迈过了两亿门槛,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即使是汤姆·克鲁斯依靠‘壮志凌云’成为全民偶像之后也没有取得如此成就,那么现在,兰开斯特是否能够进一步创造奇迹呢?
撇开昆汀·塔伦蒂诺充满无数不确定的‘低俗小说’不说,这一次的典型动作电影‘生死时速’是否能够延续兰开斯特的神话,再一次将电影的北美票房推向一亿美元的数据?
我选择相信兰开斯特,你呢?”
尼古拉斯看着自己敲打完的文章,不由露出了一抹苦笑,其实他看着这“一亿美元”的数据,心里也是有些发虚的,“生死时速”那样的先天不足要票房过亿,真的就只能依靠雨果一个人的票房号召力了,这实在是太困难了,让人不由自主都手脚发软。
可是,尼古拉斯却深呼吸了一下,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觉得这篇新闻稿就足以清晰地表达他所有的想法了,他也相信,媒体同行们会对这篇报道作出最猛烈回应的,也许,这就是“生死时速”第二波宣传的展开了。
尼古拉斯在新闻稿之中,并没有将“一亿美元”这个目标点明是雨果说的,因为尼古拉斯知道,雨果向来就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个性,他当初在交谈之中会如此说,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调侃之中带着一些嘲讽。
现在,尼古拉斯的这篇稿子却是向所有提出质疑的媒体下战帖了,几乎就差直接说“我们打赌吧,‘生死时速’的票房到底能不能破亿”了,所以,尼古拉斯觉得没有必要牵扯到雨果身上,而是以他的立场将这个想法提了出来。
果然,一如尼古拉斯所料,“洛杉矶时报”这篇报道一经问世之后,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也让“洛杉矶时报”的总编乐得眉开眼笑的,虽然他们的新闻报道速度比其他媒体慢了一步,但制造出来的话题效果却是其他人的数倍,这绝对是一个划算的交易。
刹那间,“‘生死时速’北美票房能否过亿”成为了最近一周时间以来最为火热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一共有十九家媒体参与了这个话题的讨论,虽然“综艺”、“好莱坞报道”这样专业的媒体并没有参与,进入话题讨论的大部分都是日报和周报媒体,但依旧将话题热度推到了一个高度。
认为“生死时速”的票房绝对不可能超过一亿美元的媒体由“纽约邮报”领衔,一共有十五家媒体,这几乎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目前媒体对于雨果看法观点的整体趋势依旧是处于习惯性质疑的阶段。
“纽约邮报”如是说道,“一部仅仅投资两千八百万美元的动作电影,却希望成为‘终结者’这样级别的作品,这无疑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也许,这将成为又一次的‘哈德森之鹰’伤痛,金酸莓奖已经近在眼前了。”